水母网5月14日讯(YMG记者 李珑 通讯员 邵磊摄影报道)昨天,烟台市人才市场举行常规性综合招聘会。从在公交站点到人才市场的小路上,站满了分发宣传单的人。记者随手收集了十几张,发现九成为培训业的宣传材料。一位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告诉记者,周围不少同学都忙着在考各种各样的职业证书。来自人事部门的统计数字,60%以上的求职者都具有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。工作不好找,培训业却火爆。
考证如同“考碗”
艺校毕业生王彤日前参加了一家婚庆礼仪主持培训基地组织的培训。烟台地区每年有3万多新人登记结婚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专业的主持来给自己的婚礼添彩,也吸引了很多文艺方面的人才从事这个工作。“市场大,也造成了鱼龙混杂,“如果能有个证书,再加上过硬的本领,竞争力会更强一些。”王彤说。
眼下,许多考证一族把多拿几个证书当做求职时增加竞争的砝码。记者在市人才市场、人力资源市场以及烟台大学举办的数场招聘会上看到,各种考证培训班的宣传单随处可见,有英语口语等级证书、软件工程师证书、注册会计师证书、导游资格证书等,名目繁多。以往热门的外语、计算机、驾照等证书早已不稀奇,现在大学生的考证趋向于“高、精、尖”。即使普通的培训班,一个证考下来也要动辄千元。,对此,烟大会计专业张伟告诉记者:“早点准备,以后就多个筹码。现在不投入,以后找工作有麻烦。”
不仅大学生,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也加入到考证大军来。烟台某家政公司月嫂牟吉本去年花2000多元考了月嫂的中级上岗证:“有了这个证,不仅可以干月嫂,我还可以护理老人,等于给自己多条出路。”
产业发展带动培训业
刚成立一个多月的蓬莱市某职业培训学校,近一段时间接连与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,建立出一个长期、稳固的技术工人输送网络。学生还没招收,就已被企业“抢购”,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金融风暴的冲击并没将培训行业带进“寒冬”。相比其它行业,就业市场的艰难还有可能给培训教育带来了更多机会,整个培训业在渐渐向卖方市场转换。
提到服务业,更多的人会联想到餐饮、旅游、交通、通讯等等,然而,随着造船重工、汽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的发展,培训业被推到了前台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市已经有数十所培训机构(学校),既有公办、也有民营资本投入,专业和内容不仅涵盖了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旅游、交通、通讯等大部分服务型产业,而且还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所需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。可以说,培训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其它行业稳步发展的基础。
当前,在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不断提高自己,以适应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的情况下,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大受欢迎,职业培训机构呈迅猛发展势头。而随着文化生活的发展,除了单纯的知识技能培训外,艺术体育健身等休闲类的培训机构也逐渐多了起来,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培训业体系。
不能成为暴利行业
保障培训业良性发展,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。很显然,培训并不像其它服务行业那样直接可以看到经济效益。从政府角度来说,不能一味强调经济效益,而必须把发展产业经济与获取社会效益相结合。作为其它产业发展的人才、智力、资源基础,培训业肩负着做烟台经济发展脊梁的使命。
业内人士认为,培训不能成为暴利行业,但是培训业的发展同样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。据一位培训机构负责人透露,尽管当前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,其所在的培训机构仍然有个较好收益,在为社会培训人才的同时,获取经济上的利益,真正体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合二为一。“服务、健康、理性、科学、基础”,这是当前行业内对培训业发展的一致概括,也是针对培训业定位的分析。采访过程中,一些业内人士还预测,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政府部门对培训业的扶持力度必将增大,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,烟台就会出现一批规模较大、结构合理、品牌突出、特色鲜明的培训机构。 |